1.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速布局
今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互联网业务、软件业务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推进。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4万个,在十大行业形成了20个典型场景。工业互联网已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的同时,数字产业化的规模也在持续壮大。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完成数字化改造,力争到2027年,建设200个左右高标准数字园区。
2.冬修水利建设提速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新高
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引江补汉工程的建设正全面加速推进,目前主隧洞据已超过3.1公里沿线施工支洞掘进总计超过14.7公里。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关键性骨干枢纽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的导流洞工程施工标段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工程迈入了全新的建设节点。
3.“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启动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近日联合部署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重点任务包括:深入整治“信息茧房诱导沉迷问题;提升榜单透明度,打击操纵榜单行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6个方面。
4.前三季度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超1200万户
国家sw总局11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257.8万户,同比增长4%反映出我国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外商投资新办涉税经营主体保持增长,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新办户数同比增长26.2%。
5.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不断健全
2024年11月2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不断健全,zf调动各方力量以资金支付、产业合作等为纽带对生态保护者予以激励性补偿。截至2024年11月,全国累计已有24个省(区、市)建立了28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我国一半左右的森林、草原已纳入补
偿范围,近三分之一的县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超过2亿农牧民享受到补偿政策。目前,我国中央层面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已由年均几十亿元增长到近2000亿元,地方补偿资金达到近千亿元的水平。
6.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1月29日最新发布,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收购秋粮超1亿吨,收购进度快于往年。当前,南方地区的中晚籼稻,东北地区的粳稻、玉米和大豆都进入了集中上量阶段。作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的执行主体,中储粮集团已完成900多家智能化粮库系统升级。在中储粮临沂直属库,今年新投入使用的液压翻板卸车机和全自动提升机每小时可进仓300吨粮食,效率大幅提升。在降雪、大风天气过后的黑龙江富锦和桦南等地,中国供销粮油集团和地方粮库通力合作,提供优质服务,让农民在寒冬中卖上“暖心粮”。
7.追授潘非琼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等称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ic院、中共辽宁省委2024年11月27日在沈阳召开追授潘非琼同志称号命名表彰大会,追授潘非琼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潘非琼同志生前系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2022年12月17日,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9岁。(时政来源:新华网)
8.我国最大沙漠实现3046公里生态屏障全面锁边“合龙
2024年11月28日上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沙地栽上胡杨、、红柳等固沙苗木,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时政来源:新华网)